20150923小鎮換宿第二天 ﹣來自北京的冶青

一早便出了門,揹着包在小鎮里徜徉,與小鎮街上的行人頻頻友好地點頭招呼,微笑示意,好似我在這裡長大,碰到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我们之间的親切与生俱来。

這是第三次來台灣,不能說這小鎮的風景那麼地令我感到新鮮和欣喜,但它就是像回到家裡那麼令人覺得舒服,节奏跟着就慢下来。事實上,印象中大多台灣的小鎮都保留了這樣的風貌與格局:人性化的街巷尺度,起起伏伏的街景輪廓線,大多在四層以內的有些歷史斑駁的建築與五彩斑斕的店招相得益彰,道觀、教堂、寺廟等各式宗教場所不經意地就間插在某條小街上,令你驚喜這種人文風景的跳躍,而異常豐富的商業業態加上比之於大陸低得多的平民化的物價,以及非常友善且禮貌的當地人…..這一切的組合,自然,豐富,温暖,從我這個外來人看,小鎮體現著每家每戶的個性,呈現出的是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氛圍。

但是,這只是作為一個觀光客的感受与體驗。台灣大多小鎮,所免面臨的空心化、老齡化、產業與人口凋零、外來文化對在地文化的吞噬等社會問題非常普遍,並不可迴避。何培鈞,天空的院子與小鎮文創的創辦人,正是懷著要改造與翻轉這些問題的夢想,用近十年的時間從院子的修復走向社區的再造。我们未曾謀面時,他已經是我心中的夢想家,更是實踐家。

下午,這個在我心中有著無數次素描的“年輕人”(比我小好幾歲哦)終於活生生地坐在我的面前。他是那麼地健談,甚至可以用喋喋不休來形容,但是你又很開心看到他這樣的一種狀態,因為你會深深地知道,他以前、現在、以及將來幹的事情都是他想要幹的,他被他的夢想所包圍著、幸福著,激励着,無論是用若干創意幫助回鄉創業的青年,還是建立未來可供分享的竹山大數據,以及自己仍然帶著團隊身體力行地用不斷導入新功能的方法去激活舊城的活力,这等等的一切,都是他自大二那年就開始执着追求的夢想旅程。

回想這一次短暫的會面,80%的時間是我聽培鈞講,20%是我幾乎用打斷他的講述的不禮貌換來的時間做的自我陳述。而大家對於夢想與實踐的高度契合,讓我們對於未來有了一些美好的暢想。这是命运中的相遇。

最後,我們約好了明天一起上天空的院子,去看看他夢想的原點。IMG_8447.JPG IMG_8448.JPG IMG_844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鎮文創的小旅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