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訪問的是消失的母親紀錄片導演宥豆(以下簡稱豆導)
Q:豆導為什麼會回竹山工作呢
豆導:大學的時候讀環球科大視傳系,畢業後就立刻去台北做大圖輸出的工作,後來去專門做文史紀錄的拍片公司做企劃執行,大小瑣事都要做。
從寫企劃書,找編劇,寫腳本,找導演,後製等...做了兩年多,後來跟老闆說我想學做導演。
後來拍了一些文化的紀錄片,常跑金門、馬祖幫他們收集資料。
每次回來竹山,看到一些店家倒了又看到一些店家新開張,感觸很深。
想到南投和竹山似乎都沒有人拍相關的紀錄片,
與其一直拍別人的影片,有些還是一次性的商業片,不如回來做自己想做的,紀錄竹山。
Q:豆導對於竹山有什麼感覺
豆導:竹山就像是一座停止進化、被遺忘在外、自給自足的小鎮。
每次回來都看到一些店倒了,但又有一些店新開,就彷彿像個隱居的高人,生生不息。
Q:如何讓竹山更好
豆導:這個要從思維改革、從教育面做起,從改變下一代的腦袋開始,不能再安於現狀。
在竹山從小的教育就是在這讀書,到外面讀大學,然後要出外打拼,那為什麼不把這些人才留在故鄉發展,
給年輕人舞台,激發年輕人的野心和企圖心,將竹山拉起來,發展起來。
現在我們卻不斷說服現階段有錢的中老年人,要他們改變,但這些中老年人不知道為什麼要改變,
在竹山生活久了,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啦。
而年輕人必須堅持下去,再堅持下去,就好像要突破水面上那層青苔,透出水面將新的竹山發展起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