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第一個上班日,我在大雨中踏進小鎮文創,
之前來文創市集時其實多次經過,
卻只注意到前面的帳篷,沒發現正主兒就在後方,
這次利用工作的空檔來換宿一週,這兒便是棲身之所了。
早上瞭解了小鎮文創的理念與工作項目,
雖然心中念頭紛紛還待整理,
中午卻趁著雨勢稍停、太陽露臉的時刻趕緊來個小鎮漫步,
沿著頂橫街右轉雲林路,
走在石板路上卻突然發現民居中佇立著一棟日治時期的洋樓,
灰白的色調、巴洛克式的風格,
面街頂部的牆面上草葉紋的浮雕環飾著從前屋主的姓氏,
左右截然不同的屋舍凸顯出這棟房子的孤獨,
或許,還有那歷經歲月風霜的驕傲。
中午時分,先來醫個肚子,走到十字路口看到一家小麵攤,
招牌上寫著「正宗」二字,
既然號稱「正宗」總得嚐他一嚐,
點了筒仔米糕與豆腐湯,
鹹中帶甜的米糕、與平實清淡的豆腐湯嚐起來便是地道的小鎮味道,
到北部工作多年,也只有離開都市才能嚐到這樣的口味,
與老闆夫婦閒聊,
說著他們的小孩都在北部名校,
說著自己工作的口音沒有中南部的腔調,
說著電視上的新聞讓人遺憾感嘆,
突然發覺,所謂的小鎮味道,
其實就是烹調自這人與人之間親切來往的溫度,
並加上一些自然不造作的佐料。
用完餐後,走回路口,看著指示牌寫著媽祖廟,
但順著箭頭方向望過去,座落在那兒的卻是三級古蹟「連興宮」,
雖然有點疑惑,但應該指的是同樣的地方吧。
步入連興宮,感受到一種自然的肅穆,
在桌上小寐的工作人員,則為這午後時光平添一點慵懶的氣息。
雙手合十禮拜諸位神明,
廟內煙香裊裊,韶光冉冉,
心中無有所求,只在當下,
也許那便是最好的祈願、最好的企求。
步出連興宮,艷陽讓人有點吃不消,
走進一旁的飲料店喝了杯檸檬汁,
離開時卻天色漸沉,彷彿又要下起雨來。
因對地理位置不熟悉,隱約辨認方向,
朝回程進發,途經打鐵巷,
午后時分,來發打鐵鋪也籠罩著一片靜謐,
並沒有金鐵交鳴之聲,
巷子口卻傳來甜香的氣味,是啟明米麩,
那米麩的味道,也是幼時常念的記憶哩。
步行至此,雨滴漸漸落下,
撐起傘漫步在雨中,
不知不覺走到中山停車場,
卻見到一旁花開燦爛,
水珠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