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 四次的竹山之行,我幸運地得到鎮公所戴大哥的導覽和介紹,用近一天的時間參觀了竹文化園區、煙草站、防空壕、日式宿舍區、光遠燈籠觀光工廠、主制竹樂器的 工坊,還拜訪了青春活力、創意不斷的鎮公所文化觀光課。一天豐富的行程中,對於以不同形式出現的竹子,我又有了新的認識。

打開維基百科,輸入,在用途條目中,你會看到分門別類列出的景觀植物、傢俱樂器、紡織品、建材、食品等衍生用法。可這些用途是如何實現的,並沒有進一步的介紹。想看實物、觀過程?正月初三開幕的竹文化園區將滿足你的好奇心。

同 樣是竹編,一幅臺灣地圖,各個縣市可以有不同的編織樣式,精緻美觀;同樣是畫像,用竹條編織而成的馬克思和在竹板雕刻而成的愛因斯坦又有立體平面之分;同 樣是竹傢俱,沙發、躺椅、板凳各具特色,擺在一起就是一出闔家歡樂、盡享天倫的場面;同樣是大型竹景觀,製作方面或是原生竹條搭建、或是染色後組裝,日月 山城,相得益彰。還有清脆悅耳、曲曲動人的竹樂器,互動有趣的DIY遊戲,造型豐富的工藝品,聯繫小鎮歷史故事的十二生肖。在開幕前夕小探竹文化園區,從入口到出口,從視覺到聽覺,從參觀到參與,竹元素千變萬化又無處不在,聽說開幕後園區還會有多媒體展示區、工藝品展賣區、竹文化活動,愛竹之君子怎可錯過。

如果說竹山的竹是天賜的資源,那鎮上的歷史文物就更多蘊含了前人的智慧與故事。菸草站的木構建物獨具特色,其承載的菸草文化和菸草專營的歷史是在地鄉親的共同記憶,是凝結地方的紐帶。防空壕和它見證過的戰爭歲月也在提醒我們和平的珍貴。期待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在公私部門和有識之士的努力下重煥新機,返利小鎮。

樂于竹海風光,翠葉之美,是賞竹;樂於絲竹之聲,清脆動人,是聞竹;樂於竹之意象,正直謙遜,是愛竹;樂於竹之價值,竹之創造,才是知竹。在竹山鎮,我就結識了這樣一批不甘心讓昔日哺育地方的竹產業走向沒落,各盡所能讓竹子在創意激蕩中再現生機的知竹之士。

祝願竹山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產在大家的努力下,永續經營,保有價值。

DSC08544-1  DSC08561-1DSC08566-1DSC08595-1DSC08612-1DSC0861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小鎮文創的小旅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