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民國60~70年代,竹山竹產業最發達的時期,
達到500多家的竹工廠規模,可謂名符其實的「竹」山鎮。
但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增加,伴隨的基本工資增加,
以及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動成本,及物料成本的強勢競爭,
竹產業鍊也整個全部外移,以致於目前竹山的竹工廠大量銳減,目前僅剩50多家。
面對傳統竹業的環境劇變,當地的竹工廠究竟該如何轉型?如何找回核心競爭力呢?
我們希望這次的論壇能提供一個平台的機會,
讓設計師與工藝家有效碰撞,將竹山的竹工藝帶到高階的發展方向。
中午的休息時間,我們帶大家吃美味的幸福客家便當。
午餐後,參觀竹藝工廠第一站-今周刊專題採訪過的悅山工坊。
悅山工坊劉昭明大哥曾為華碩、仁寶等科技大廠代工,
團隊專長是竹漆工法、燻竹利用、編織技法等客製化精緻竹藝,
從手感、小巧類型創作,到空間藝術陳列,都是團隊的擅長領域。
下圖是燻竹的解說。
劉大哥為大家解說燻竹材的妙用。
薄如紗網的燻竹簾,是鬼斧神工般的技藝,震攝全場的設計師!
燻竹製的手工茶盤,其工法之精巧,讓大家的相機忙著紀錄這一刻!
竹製手電筒、釘書機,也是劉大哥的壓箱寶
看不出來吧?這是劉大哥上漆後的竹杯,絕對不是你我當下想像的鐵杯~
結束參訪劉大哥的獨門工藝前,還是不免俗的來張大合照!
全站熱搜